首頁 |
|
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劉清萍

劉清萍,女,漢族,1969年6月,1992年7月參加工作,大學學歷,現任中心醫院副主任醫師神經內科主任
簡要事跡:劉清萍同志參加工作二十年來,一直工作在臨床一線。她熱愛本職工作,熱情接診每一位患者,工作中堅持做到“精、細、實”,被大家親切地譽為“百姓的好醫生”。
面對每天門診或遠道而來的慕名求醫者,她總是謙虛地解釋著。她看病細致是出了名的,別人看病幾分鐘,她最少要用幾倍的時間。仔細查體、詢問病史,根據經驗及輔助檢查確診后開藥。也許有的大夫就此已結束了診治,而她還要一遍遍地向病人詳細交待病因,就如何預防、治療、功能鍛煉、注意飲食等問題一一講清。她不坐門診時,好多病人就跑到病區來找她看病,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,成了熱線電話。
她醫德高尚,始終淡薄金錢,恪守著她做人的準則,嚴辭拒絕過紅包,婉言謝絕過吃請?!罢覄⒋蠓蚩床?,花小錢,治大病?!痹S多病人多方求醫未果,找到她,錢沒多花,病反而看好了,大家高興地說“十七局醫院,真是咱自己的醫院!”
作為中心醫院重點??啤窠泝瓤频目浦魅?,她科學管理,大膽實踐,積極推廣了椎顱碎吸術,并獨立開展45例,手術成功率達90%以上,為急性期腦出血患者帶來了福音。同時,她還帶領全科同志堅持了腦血管病康復治療,大大降低了患者致殘率。目前,該科已成為一個集預防、治療、康復為一體,遠近聞名,綜合實力強的特色??瓶剖?/span>
做患者的“貼心人”
——集團公司第一屆“十佳道德模范”劉清萍事跡材料
每次她出診,診室總是擠滿病人,門前總是排著長隊;每次她查房,病人總是互相轉告,翹首期盼;每次遇到問題,無論24小時任何時刻,病人總是打電話向她求助。她就是群眾的“貼心人”,公認的“好醫生”,中心醫院正強力打造的太原市重點??粕窠泝瓤浦魅?、中共黨員、副主任醫師劉清萍同志。
“看病首先要細,看的多了,經驗就多了?!泵鎸γ刻扉T診或遠道而來的慕名求醫者,她總是很謙虛地解釋著。她看病細致是出了名的,別人看病幾分鐘,她最少要用幾倍的時間。仔細查體,詳細詢問病史,根據經驗以及輔助檢查確診后開藥。也許有的大夫就此就結束了診治,而她還要一遍又一遍地向病人詳細交待發病基理,就如何預防、如何治療、如何功能鍛煉、如何注意飲食等問題一一講清,末了還將聯系方式留下,以便聯系。病人總是滿意而歸。她不坐門診時,好多病人就跑到病區來找她看病,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,成了熱線電話。她本人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腦血管病專家。
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,人們的價值觀念也不同程度地發生著改變。但她始終淡薄金錢,恪守醫德,廉潔行醫。她看病有個特點,就是很少開貴藥,讓病人花小錢治大病。高血壓病人需要長期吃藥,普通藥搭配好了,效果更好。一次,一病人因雙腿僵硬、走路慢,經多方求醫未果,慕名來院,找到了她。經仔細查體后,認為這是不典型的帕金森綜合癥,開了一張處方,病人花了2.3元買了100片“安坦”,吃了幾天就見效了。再次來復診時,拉著劉清萍的手,“花了幾千元大醫院都看不好的病,在這里花兩塊多就好了,十七局醫院可真是咱們自家的醫院呀!”
2006年,調入不到3年的她以絕對優勢在中層干部競聘中脫穎而出,走馬上任,擔起了神經內科主任的擔子。從此,這個于2001年單列出來徘徊幾年沒甚起色,十幾個人圍著六七個病人轉平平淡淡的科室一年一個臺階,躍入臨床科室領頭羊的地位。幾個院領導在一起感慨之余,想起2002年歲末的一幕:在一次聚餐會上,一個院領導舉著酒杯激將時任這個科的主任:“你如果能收住20個病人保持一個月,我就爭取給你們科發勞動競賽特別獎,發個大紅包”。這個主任環視在場的幾個院領導,在大家熱切的目光下他竟然紅著臉憋了半晌沒應聲。而這幾年在她的帶領下,原設的30張床位不夠用,醫生護士們已習慣于借床、加床,有的病人是“回頭客”,有的是病人的朋友、同事,朋友的朋友,同事的同事??剖胰娼ㄔO一年一個大臺階,醫療收入、床位使用率、安全質量一直領先。每問及她帶領科室發展的訣竅時,她總是赧然一笑:“哪來的訣竅呀!組織培養了我,大家信任我,我不盡心盡力把科室帶好,怎么面對領導面對大家啊!就是六個字:‘帶頭干,靠大家’?!睅讉€院領導在一起說起來,都異口同聲:這塊“磚”挖過來真是太好了,而原單位十二局醫院的領導一談起當年把她放跑,仍然扼腕惋惜,為沒能留住她這個頂梁柱而懊悔。
近兩年,科室新進員工較多,平均年齡不到33歲,帶隊伍成了她工作的又一重點。她科學管理,因材施教,加強傳幫帶,深化導師帶徒活動,不斷提升科室綜合業務水平。每次年輕醫師值班,她都要跟著夜查房,把每個病人都要詳細查一次,對每個治療細節都要認真叮囑,交待清楚。并且要求年輕醫師,來了新病人都要向她匯報,無論何時,她都要趕到科室,親自查看,手把手傳授治療經驗。在她的悉心教導下,年輕醫師很快進入角色,獨立工作能力不斷得到提高。但是,新同志好塑造,老同志思維慣性較難改變??剖矣幸晃惠^資深醫師功底薄些,但自尊心強。一次,一發燒病人經他看過后,診斷為感冒。劉清萍查房時發現病人體溫39.2℃,意識不清,腦膜刺激癥陽性,懷疑化膿性腦膜炎。立即進行腰椎穿刺,抽出膿性腦脊液,經實驗室檢查確診。下班后,她又主動找到該同志,與他認真交流,分析病人情況,扭轉觀點,使他心服口服?!耙膊皇窃鬯礁?,兩個人的思路肯定比一個人寬。一個人的進步不算進步,大家都進步科室才有發展?!痹谒膸ьI下,科室醫護人員團結協作,搭臺補臺,學習交流,共同提高,形成了互幫互助,團結友愛的良好科風。2009年,她被查出患有“蛛網膜囊腫”,顱內竟然有五六十毫升的積液,時常感到偏頭疼,感冒時脹痛得更明顯,領導和家人勸她休養治療,但她說:“每天四五十個病號在科里,哪顧得上靜下來休養??!”搬入新住院大樓后病人一直保持在40人以上,最多時達49人。她一如繼往與大家并肩作戰,救治病人。往往中午1點多,晚上10點多,愛人打電話一次次地催飯,她總是說,“大伙都在,又不是我一個人,我怎么能走?!闭煞蛞恢?,在電話中說氣話:“再這么不顧家,不顧自己的身體,咱們就離婚?!?/span>
醫學知識日新月異,她深知,做為一名醫生,做為一個重點??频念I頭人,更要加強學習,跟上發展步伐。她刻苦鉆研業務,將學到的知識與同志共享。近年來,急性期腦出血又出現了新的治療方法,那就是“椎顱碎吸術”。效果良好,但手術危險性大,定位不準或手法問題均能引發嚴重后果。我院多數時候是請專家來實施手術。劉清萍在原單位就主攻這一技術,來院后,又積極開展,并指導其他醫師操作。很快,大家對這一技術均基本掌握。一次,來了一位36歲的腦出血病人,CT顯示兩邊腦室出血,僅血腫就50余毫升。專家會診后搖搖頭,走了。她不甘心,“我絕對不能讓他這么年輕就癱在床上?!绷⒓催M行椎顱術,進行血腫引流。術后第二天,病人就醒了。三天后又請會診,專家連連稱奇。一個多月后,病人由入院時的0級肌力,恢復到下肢4級肌力,上肢2級肌力。幾年來,他們共獨立開展此項手術140余例,手術成功率達90%以上。同時,她積極主持開展“腦血管疾病康復治療”,使1300多位血栓病人得到康復,有效降低致殘率。目前,由她主持的“小店區農村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調查”課題也正在有序進行中。
幾年的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成果,在她的帶領下,神經內科目前已成為太原市南半部集“預防——治療——康復”于一體的腦血管病治療中心,服務幅射半徑達50華里,正朝著太原市重點??频姆较虼蟛角斑M。她本人的辛勞與成績也得到了廣泛認可,先后被評為“最佳服務明星”、“十佳文明員工”、集團公司“十杰女工”等多項榮譽稱號。“劉大夫是咱百姓的好大夫”已成為一種品牌,在群眾中傳頌。